“峣武经陈迹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峣武经陈迹”出自张九龄的《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》,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园的怀念,更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。张九龄的诗,总是带着一种“我走过这片土地,心中却装着千年风云”的既视感。他的诗句“峣武经陈迹”让我们不禁思考:历史到底是什么?是那些被时间冲刷的石头,还是那些在诗行中跳跃的灵魂?
说白了,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“陈迹”,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陈迹上行走。比如你去故宫,走在那些被无数人踩过的石板上,你会不会突然有种“我是历史的过客”的感慨?张九龄的诗让我们意识到,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,更是我们脚下的路、我们心中的情。
此外,张九龄的身份——政治家、诗人、名相,也让我们联想到了一个问题:如何在现实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历史的敬畏?他的诗提供了一个答案:在行役中不忘归途,在繁华中不忘本心。就像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偶尔停下来,想一想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走过的人们,他们的故事、他们的选择,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?
所以,下次你走过一条老街,或者看到一块古老的石碑,不妨问问自己:这些“陈迹”背后,藏着多少未被讲述的故事呢?张九龄的诗,或许就是那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。
“峣武经陈迹”出自唐代张九龄的《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》。
“峣武经陈迹”全诗
《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》
唐代 张九龄
征骖入云壑,始忆步金门。
通籍微躯幸,归途明主恩。
匪唯徇行役,兼得慰晨昏。
是节暑云炽,纷吾心所尊。
海县且悠缅,山邮日骏奔。
徒知恶嚣事,未暇息阴论。
峣武经陈迹,衡湘指故园。
水闻南涧险,烟望北林繁。
远霭千岩合,幽声百籁喧。
阴泉夏犹冻,阳景昼方暾。
懿此高深极,徒令梦想存。
盛明期有报,长往复奚言。
作者简介(张九龄)
张九龄(678-740) :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